【滙观点】透过“天工奖”金奖作品,解密背后的文化基因

08-24 千璞汇析木玉

相信大伙还记得,2015天工奖期间,千璞滙送评的析木玉观音作品《法性长明》,一举斩获了金奖。一时间,“析木玉”、“析木绿” 、“ 佛造像”等相关内容,成为了广大玉友的热议话题。今天小编重点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佛造像文化流变及获奖作品背后的艺术基因。

佛教造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相传汉明帝某日梦见一位通体金色、项有日光的神人飞至殿前,次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博学多识的傅毅答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于是明帝派人去印度请求佛法,后于洛阳建立白马寺。自此,译经与弘法活动开始兴盛,建造佛像也由此风行。
 
佛教传入中国,因地域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不同,在佛教理论外延部分逐渐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表现在造像艺术上,汉地的佛像从最初的依印度传来之样本而渐变为以本土文化改革印度艺术的新的佛、菩萨形象,从而诞生了中国佛像艺术。汉地佛教造像虽历史悠久,却一直缺少造像量度和范本,故而历代造像多依各代著名画家所创的佛像样式,如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四家样”。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言:“至今刻画之家,列其模范,曰曹,曰张,曰吴,曰周。”即魏晋时期曹仲达的“曹家样”、张僧繇的“张家样”、盛唐吴道子的“吴家样”以及中晚唐周昉的“周家样”。
 
因佛经上对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有精妙的记载,故大体而言,中国的佛像艺术对佛的形象没有明显的改变,基本按照印度的梵相、梵装来塑造。而菩萨形象则基本本土化,甚至有不少作者将菩萨画成仕女人物,如“周家样”的创立者周昉。周昉以仕女画见长,其佛像造像如“水月观音”被奉为样板,影响可谓十分深远。

佛像艺术涉及雕塑、绘画、木雕、玉雕等多种传统艺术门类,具体就玉雕而言,佛教造像是玉雕的传统题材之一,势必也会受到如“四家样”的艺术典范的影响。细看千璞滙的析木玉金奖作品《法性长明》,我们不难在这尊观音像中尤其是观音的面部发现“周家样”的影子。观音面如满月,鼻若刀裁,双眉如远山隐隐,明眸似星辰生辉,清丽的容貌和娴静的气质让人不由联想起优雅的仕女形象。作者对观音身形的处理则汲取了魏晋石窟观音像的表现手法,观音身形丰满,比例协调,给人健美之感,而不似仕女那般纤弱。

另外,作者对观音衣饰的表现手法也可以追溯至“曹家样”的创始者曹仲达。曹仲达是北齐知名的佛教画家,以“曹衣出水”的笔法而闻名。宋郭若虚在著作《图画见闻志》中论及“曹之笔,其体稠迭,而衣服紧窄”,这种艺术手法不同于“吴带当风”的飘逸,人物的衣衫好像被水打湿而紧贴于体肤,极能显示人体本身的结构美。这尊观音像上半身半露,衣衫紧贴,作者没有用曲线凸显衣带的灵动,长长衣带静静垂地,可谓深得“曹衣出水”笔法的韵致。

可以说,析木玉作品《法性长明》是深得传统造像艺术真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者放弃了创新。作者张雪松有极深厚的国画功底,此外还精通泥塑、石刻造像。他为作品注入了传统佛教造像美学神韵的同时还融入了个体的审美风格。他创作的观音像有传统观音形象的“神性”,也有他心中艺术理想的“人性”。这尊观音风骨凛然,气质华贵不凡,但并不是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观音神态自如,肌肤丰润,周身洋溢着人性的健康和美丽,让人觉得可亲可近。

总体言之,玉雕中的佛教造像历代佳作迭出,艺术手法灵活多变,要突破传统形成个人风格十分不易。张雪松仿古而不泥古,兼顾传统范式与现代审美,结合析木玉“色、质、形”的材料特性,最终创作出了这尊沉静典雅的观音像。古人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之“像”说到底反映的是艺术家心中之“像”,从这尊美丽的观音像中,我们看到了佛家宗教之境的美,更看到了作者心中艺术之境的美。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