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分享·析木玉】小暑时节的别样意趣!
07-07 千璞汇析木玉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春暮》
在骄阳似火的小暑盛夏,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翟倚卫,敬献一枚以李冠《蝶恋花·春暮》词意为灵感创作的析木玉牌——《杏香依稀》,去开启一扇通往春日杏林的时光之门,尽享那微风轻拂、杏香弥漫的宁静、美好、清幽与诗意。
▲《杏香依稀》72×40×11mm(86g)
杏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幸福、甜蜜、美满、好运与爱情等。翟倚卫大师独具匠心,将杏花的这份深厚文化寓意巧妙地融入到《杏香依稀》这一作品之中,宛如为其注入了灵魂,使其拥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此作品甄选质地温润细腻、色泽清新淡雅的析木玉为创作载体,与杏花清丽脱俗的气质和坚韧不拔的品格相互映衬,仿佛是天作之合。
在玉牌的正面,翟大师以疏密有致的线条勾勒杏花疏影,以曲折劲健的线条刻画枝干,尽显岁月沧桑与生命坚韧。
枝干粗细变化自然流畅,枝间那几片翠绿的叶子,脉络清晰可见,仿佛随着枝条追逐风势舒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画面之中,虽未见杏花满树、繁花似锦的壮丽景象,但通过花瓣的远近层次布局与叶片的摇曳姿态,巧妙地达成了“香暗渡”的嗅觉通感。这种“以少总多”的留白手法,恰似中国画中“计白当黑”的美学理念,让观者在想象的空间中尽情感受春意余韵,沉醉不知归路。
画面的核心人物是一位身姿曼妙的仕女,她衣袂飘飘,柔雅如仙;低垂的眉眼含蓄温婉;挺直的鼻梁暗喻坚韧品格;樱桃小口抿出东方女性特有的娴静之美。
翟大师又以极细的阴刻工艺精心雕琢出仕女发丝的柔顺质感,并缀鬓间以花饰,添上几分娇俏与妩媚,营造出“人面杏花皆相似”、“杏花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古典意境。
同时,仕女手中长笛的弧线美与她的柔美身姿相互呼应,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柔美特质。
作品的背面,镌刻着李冠词句“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与正面的画面珠联璧合、交相呼应,为作品增添了古朴雅致的韵味。词意中的朦胧月色、飘动云彩,虽未在画面中直观展现,但却像一颗种子,在观者的心中生根发芽,引发无限遐想,形成“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绝妙艺术效果。

翟倚卫大师秉承“诗画同源”的创作理念,用心雕琢,让作品《杏香依稀》宛如一件可触碰的立体诗篇,彰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END -
欢迎关注·千璞滙珠宝集团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
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