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分享·析木玉】玉生云霭显天工!
06-09 千璞汇析木玉玉雕这行当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个说法,那些玉雕圣手就跟魔法师似的,不管啥玉料,到了他们手里,都能乾坤大挪移,整出个“天人合一”的味儿,还带着当代人的审美和哲学深度。咱今天要说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赵泽民,那更是把这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圣现云霄》145×30×295mm(1500g)
您看这件析木玉《圣现云霄》作品,赵泽民初见它时,外面是层白皮,开窗发现里面有很润的绿肉。按传统玉雕的思路,那肯定得“去芜存菁”,把那白皮给弄掉啊。

可赵泽民偏不,他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巧妙地保留了素白部分。然后拿着砣具在白皮上这么一旋切,嘿,神奇的事儿发生了!
白皮上渐渐生出了丝状和团絮状的肌理,就跟云雾缭绕似的。这玉料一下子就有了“第一语言”:青白互衬,阴阳相生,正应了《周易》里“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的说法,仿佛这玉料自己就在跟人诉说着大自然的奥秘。
雕刻的时候,赵泽民又不走寻常路。他没被传统玉雕的具象手法给困住,而是用了“云中圣像”的局部写意技法。
你瞧那玉上,深浅不一、旋转变幻的砣痕下,细润的白皮就像真的云雾一样流动如瀑。这时候,几道流畅、老辣的阳刻线一勾勒,马首的轮廓就浮现出来了。这马首透着斑驳色泽,古朴庄重,还昂首瞧向玉料顶端,仿佛在等待着它的主人。
而它的主人,武圣人“关羽”,也被赵泽民刻画得那叫一个神。他没有把关羽的全身都精雕细琢,只着重刻画了关羽侧首凝视的面部五官和忠义神态,勾勒了上半身体态轮廓。
这“三分实七分虚”的处理手法,就跟八大山人简笔人物的意境一样,让关羽“义薄云天”的英武气度一下子就活了,让人想起三国那段厚重的历史。
更绝的是,赵泽民还用“磨砂地子”和“减地浮雕”技法,在玉料的正面和侧面刻上了名言:“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些有立体层次和微妙光影变化的文字刻在玉上,那气势可不得了,仿佛文字都有了生命。
再看作品背面,一大片云空“留白”,这可不是随便留的,它既是正面画面的延伸,又把中国画“计白当黑”的美学精髓展现得明明白白。这留白就跟关羽的精神一样,虚虚实实,让人琢磨不透却又为之着迷。
《圣现云霄》那真是把赵泽民“技近乎道”的艺术哲学体现得完美无缺。从玉料的解构,到雕刻技法的运用,再到文字篆刻和空间营造,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传统工艺的智慧。
在这个机械复制的时代,赵泽民用他的双手和思考,让玉雕艺术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坐标,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对精神品格的永恒追寻。
- END -
欢迎关注·千璞滙珠宝集团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
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