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分享·析木玉】匠心解码:方寸之间的母性佛光!
05-11 千璞汇析木玉恰逢母亲节,空气中都弥漫着爱的芬芳。不信你看,那不足方寸的析木玉料,是不是爱意满满?
▲《笑口常开》90×60×85mm(580g)
瞧,脂白皮壳宛如云间飘落的轻雪,纯净而柔和;青绿玉肉恰似幽潭中摇曳的绿藻,灵动又深邃。二者交融,恍惚间,仿佛能看见母亲温暖的手掌,缓缓抚过岁月的褶皱,将沧桑化为温柔。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张庆东,独具慧眼,以“减法美学”为钥,打开了创作的新境。面对原料无法立体圆雕的局限,他摒弃传统佛像的繁复庄严,将深情与技艺凝于弥勒的面部微雕。
微雕刀具在玉肉上轻舞,勾勒出眉眼弯弯,似母亲凝视孩子时那满含爱意的目光,能融化世间烦恼;笑意向唇角扩散,如春风拂过湖面,泛起迷人涟漪,传递着乐观的力量。
那脂白皮壳化作抽象衣袍,青绿玉肉幻化成衣袍里的弥勒,实现地质馈赠与人文匠心在这小小天地里的完美共振。
作品底座,是戈壁风砺石,表面粗粝,镌刻着岁月沧桑,与玉雕的温润形成强烈对比,恰似生活的艰辛与慈爱的温柔相互交织。而嵌入银粉和金箔的“金缮工艺”,源自唐代的智慧,在此焕发出新的光彩,象征着母爱的永恒光辉,也提醒着我们以谦卑之心体悟“金屑虽贵,入眼成翳”的佛理。这“金玉共生”的意象,宛如夜空中的星辰,璀璨却需用心感受。
当我们凝视《笑口常开》,触摸的不仅是析木玉的温润,更是穿越千年的文明密码。张庆东用匠心,让每一道玉纹都诉说着佛性与母爱。这件作品,超越了宗教与世俗的界限,成为永恒的精神图腾。它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赞歌,是人类对温暖与美好的执着追寻。
在金箔与玉色交织的光影中,我们明白:伟大的艺术,源于对生命之爱的虔诚凝视!愿天下母亲,都能如这弥勒般笑口常开,被岁月温柔以待!
- END -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
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