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分享·析木玉】清明烟雨润春山

04-07 千璞汇析木玉

中国玉雕大师庞然的玉雕作品 《春山图》,在清明时节的微雨与草木清香中,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带领观者进入一个宁静而深邃的艺术世界。


▲《春山图》132×37.4×15.3mm(203g)



作品以宋代画家燕肃的同名画作为蓝本,融汇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体现了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



庞然在创作中巧妙地运用了析木玉料,这种玉料以其凝脂般的质感和天然的青草色泽而闻名,与画作中的青山绿水浑然天成。


庞然通过浅浮雕与阴刻技法,将燕肃笔下的宋韵山河,栩栩如生地雕刻在盈寸玉牌之上。



刀锋起落间,如斧劈般的山势赫然耸立,近景的石峰峥嵘爽利,却又不失温润质感;


中景的重峦叠嶂犹如青玉簪,直刺破晓之雾,气势恢宏而不失细腻;


最远处的峰尖则渐隐于玉料原色之中,宛如燕肃画作中的渺远意境,既展现出原作“生拙凝重”的笔墨特质,又完美融合了玉雕所特有的刚柔并济。



作品最富创意之处在于顶部的留白。庞然在此处创造出云气缭绕的意境,使观者在欣赏题跋“放眼不知何处尽,置身直觉此峰高”时,也得以体验置身画中的感觉,仿佛登高寻幽,尽览无限风光。



你看那山林间的高松垂柳、嫩草柔枝、苍苔点点,它们高低错落、疏密得宜,相互掩映出一种静寂之美。


山腰间简约的茅亭虽以简单的弧线勾勒,但在人心中勾起了“半檐风雨半檐书”的栖居诗意。


山脚横斜的溪桥,水声潺潺,也不禁令人联想起“清泉石上流”的清妙乐音,进而与天地交融,感悟身心的澄明。





作品的反面雕刻着行书诗文,刀痕深浅如笔锋提按,浑然天成。其金石之气与笔墨神韵在此完美结合,形成“画-诗-书”的三重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在玉的载体中熔铸成新的美学范式,更如同清明时节的香火青烟,是今人对古人的追忆,也是中华艺术血脉的绵绵延续。



庞然大师的这部《春山图》玉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更是文化基因在当代语境与艺术表现形式上的重新编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永久珍藏。



-  END  -

欢迎关注·千璞滙珠宝集团

官方网站:www.qphsmy.com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