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分享·析木玉】生命如玉,豁达如斯!

03-05 千璞汇析木玉
真正的智者无畏风雨流年。

惊蛰之际,春雷乍响,万物复苏!这是天地间漫长沉寂后的第一次萌动,更是无数蛰伏生灵对春天的深情回应。

“惊蛰”犹如人生顿悟的隐喻,昭示着无论寒冬如何漫长,终有春晖破晓的转机。


▲《一蓑烟雨任平生》126×55×275mm(640g)


值此生机勃发之时,且让我们驻足凝望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赵泽民的析木玉玉雕《一蓑烟雨任平生》,从中感悟生命中恒久不变的坚韧、旷达与洒脱。



这件以苏轼《定风波》为魂的随形玉雕作品,其金黄的玉皮包裹着细腻油润的翠色玉肉,带有极强的色彩冲击力,肌理间流淌的正是惊蛰时节特有的文化意蕴。



大师匠心独运,将玉料边缘不规则的天然俏色,化作凝固时光的琥珀——恍若将纷扬的秋色与凛冬的寒冰,永恒封存于温润玉质之中。





构图取法古典园林的“框景”妙谛,在玉料中央阴刻出长方形的界框,使其与天然玉形构成刚柔相济的对话,层次错落间生出万千气象。



界框之内,深浅浮雕技法精妙绝伦:东坡居士披蓑执杖,潇潇苦雨中,独行竹林间。那与天地相融的背影姿态,恰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绝佳写照。



竹影婆娑处,有云雾氤氲流转;而前方留白处,恰如晴时月光磨洗,令人恍见“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豁然之境。






界框之外,《寒食帖》的阳刻文字如溪流漫溯,这是苏轼谪居黄州时的生命独白。那些穿越千年的笔触,将贬谪之痛淬炼成静水流深的哲思,在玉质肌理间与观者隔空共鸣。



赵泽民大师妙合天工,将析木玉的天然风骨与人文气韵熔铸一体。在繁简相生的雕刻语言中,我们仿佛听见竹林深处传来千年的回响:真正的智者何惧世事磨砺与岁月沧桑?他们总以玉的温润涵养生命,以竹的劲节直面风雨,在时光长河里照见永恒的晨曦。


- END-

欢迎关注·千璞滙珠宝集团

官方网站:www.qphsmy.com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