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分享·析木玉】平分秋色玉与皮,这河磨料无价!
09-23 千璞汇析木玉
他图“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弘誓大愿的实现,他图对外传播经典中华文化……
▲《致远佛踪》248×60×345mm(4240g)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赵泽民,将这种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从容底气,将兼容并蓄、乐于接纳域外文化的胸怀……以玉雕作品《致远佛踪》精彩呈现。
简素、工写、留白,以及虚实相生、动静互衬、俏色巧雕,是此件作品的主要风格。
作者在拿到千璞滙这块厚重老旧的析木河磨料时,先是相中了它黄中沁黑褐色的皮相,于是决定保留一面做作品的背面,并以柔美、婉转的线条,在薄皮上浅浅勾画出从天而降、俯身迎风飘曳的优美飞天,使人一眼如见敦煌千年佛窟中的飞天壁画。
作者打磨掉另一面色皮做正面,露出来的绝大部分是润若凝脂的黄皮,居玉料底边的偏中位置有一点儿色泽浓郁、质地醇厚的玉肉,整体色彩富有层次变化,彰显苍古与沉静。
作者根据料子特点,将有天然黑草沁的边缘处理成边框,向内将黄皮“凿”出疏密的波纹,同时也将深绿色的玉肉剥离出更多,整体形成一处历经风雨侵蚀和历史巨变的古佛窟遗迹,并在佛窟里面深耕两个形象,既“佛”与“玄奘”。
佛,高伟、静坐、风化无相,却又似乎被重新塑造了不一样的“相”,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永恒实像……那由深浅浮雕技法幻化成的圆柔轮廓,仍令人可感庄严肃穆。轮廓周身婉转如音符的线条,似高妙的天籁佛音,让人内心平静。
玄奘法师,矮小、行进、形象刻画细致入微。
他圆脸,长眉,高鼻,耳珰垂肩,神态安详;
颈挂九骷髅串饰,肩披帛胸前作结并束腰,腰悬配饰,足踏草鞋;
左手持拂尘,右手握经卷,身背装满一卷卷经书的行箧,箧上垂坠一盏小灯,在玄奘头顶照亮其西域寻佛之路。
远看高窟,又如平沙莽莽黄入天,映衬出玄奘法师求取真经的艰险、执着与坚定。
作品处处有对照之意,意在象外,余味无穷……
版权所有:辽宁析木玉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5 -
2016 千璞滙
ICP备案号:辽ICP备16013909号-1
辽公网安备21088202000123号